作者简介:
黄小梅,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从事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的学习研究。创作优美的吟诵曲30余首,8年来,多次在北京和四川的中华经典学习班教授吟诵和礼仪,与心正老师一道编著《中华经典与中华吟诵启蒙家书》12本。2017年暑期,被保送到台湾师范大学学习;2018年春,获境外游学奖,至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观学;2019年夏,赴韩国交流学习。在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专业,师承王宁、卜师霞、孟琢等专家教授;在古诗文解读方面,师承叶嘉莹等专家教授;在中华吟诵方面,师承徐健顺教授。
作者简介:
心正,中华吟诵和中国礼乐文化的传人。姓黄,名昌文,中华二十四孝之黄香的后裔,承继“忠孝辅国 诗礼传家”的优良家风,创办书院、从事经典吟诵与诗书礼乐的学习研究20余年。在中华礼仪传承方面,师承中华孔子学会的专家老师。在经典吟诵理论方面,师承黄庭坚、王阳明、冒春荣、曾国藩、唐文治、陈以鸿、叶嘉莹、徐健顺。近十余年,重点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教学法、王阳明先生的“九声四气”吟诵法、近代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的吟诵法、以及现代语文大师叶圣陶先生所记载的吟诵法。在继承古法吟诵的同时,创作优质吟诵作品1500多个,创造性地解决了吟诵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曲调美感不足的难题,受到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一些专家学者的好评和上百家国学组织的赞誉。
作品介绍:
为什么要学《千字文》?
因为《千字文》是一篇文句优美、格局宏大的奇文。它不仅辞藻华丽、行文流畅,而且大气磅礴,有一种驰骋九天、吞吐日月的气象。
诵读《千字文》,不仅有利于我们把天地人融为一体,把宇宙、自然、天文、地理、人类历史融为一体,还能让我们在立德树人、为党为国建功立业方面得到温馨的提示。
所以,《千字文》能成为朝野争相传唱的美文,并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之一,1400多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童。
为什么要用这本书学《千字文》?
因为《教儿女学千字文》用简短的语言,精准地阐述了《千字文》博大精深的道理,对于比较忙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教导儿孙学习非常方便、实用。
为了弘扬《千字文》中的正能量,我们在遵守国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用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编著了这部《教儿女学千字文》。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我们谨遵《三字经》教导蒙童须“详训诂”的原则,一面参阅古圣先贤的典籍,一面运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知识,对《千字文》进行逐字逐句训释,并用通俗而有深度的语言,解读出《千字文》大气磅礴、驰骋九天、吞吐日月的气象,解读出经文所勾勒的宇宙、自然、天文、地理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以及一个人从最初发心立德,到亲民、爱民、建功立业的美好人生图景,对于促进家长和孩子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热爱中华灿烂文化、勤奋学习、奋发图强具有独特的价值。
《教儿女学千字文》,首先赞自强不息的天象天时,厚德载物、藏宝兴利的地利,以及顶天立地的华夏历史;
其次,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和人性本具的仁义礼智信谈起,讲如何改过迁善、修身做人、行五伦大道;
接着,描绘了华夏宏伟的国都,歌颂自大禹以来一些著名的帝王和文臣武将,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和辽阔的疆域;
再下来,写治国之本在于农业,作为父母官要捕盗平叛、化解纠纷、为百姓创造和平安宁的环境和有利的生产条件;而老百姓既然不能在朝堂为国出力,就应守好本分,一边种田纳税,一边读书习礼、修身齐家,尽到自己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
最后,深情地感叹时光的短暂,表达自己奉皇命撰写《千字文》的惶恐和谦卑之情。
在中华文明重新受到世界景仰的今天,此书对于广大父母、孩子有着非常独特的价值。
怎样诵读学习《千字文》?
《千字文》的文学体裁属于押韵的古体诗,应按照诵读古体诗的要求,讲究“入短韵长”,即入声字要短,韵字要长。
诵读的时候,用手指着,先一句一句地跟读,再一段一段的连读。读熟一段,讲解一段。每次诵读20分钟,读着读着,识字问题就解决了,经典的智慧和能量也渐渐化作孩子的智慧和能量。
为了方便大家正确地诵读,我们除了编著这套《中华经典与中华吟诵启蒙家书》,还开发了配套的诵读音频。
翻开本书【封三】,扫一扫进入【正蒙吟诵学宫】,再依次点击→【蒙学经典】→【千字文】→打开音频,对着《千字文》竖排原文,跟读几遍,您和孩子就可以朗朗上口地诵读了。
若能再通过【正蒙吟诵学宫】公众号等渠道,报名参与我们的经典吟诵与中华礼仪培训,那收获就更大了,就更能将经典所示的大道与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给自己插上飞翔的翅膀,成就灿烂的人生。
吟诵学习中华经典的顺序
吟诵学习经典的顺序,应该尊重孩童的认知心理和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孩子的心智、语言、情感发育才健康协调。
孔子是古今最伟大的教育家。《三字经》是古今最著名的蒙学经典。
孔子说:“诗可以兴。”吟诵学习诗歌可以唤醒人的心灵,把美好的情感兴发出来,把崇高的志向感发出来。如果一个人美好的情感没有被唤醒,深邃的智慧没有被唤醒,强大的生命力没有被唤醒,那他一辈子都可能浑浑噩噩,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活着没有意思。
好的诗歌吟咏就是最好的音乐教育和情感熏陶,而好的诗歌诵读则是最好的语言、文字教育。所以,启蒙教育一开始就应该教导孩子吟诵诗词经典。
《三字经》强调:“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意思很明确:凡是教导初学的蒙童,必须考究,在吟诵学习古诗文经典时,不仅要详细训诂(解释字、词、句及全文的含义),而且要使学生明白哪里该停顿、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长读、哪里该短读,乃至每个字的高低、轻重、缓急都要读准。等到小学阶段把日常礼仪、洒扫应对、吟诵诗歌、《千字文》等蒙学课程学完了,才开始读《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等四书。读完四书,才读“六经”及诸子百家的书。到了13岁左右,再兼学各种知识和技能。
《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9岁通晓五经,18岁考中进士,官职升到礼部尚书兼皇帝侍从官,做官期间,仍然学习不断。可以说,他的学识远在近、现代众多国学大师之上。他所强调的学习方法和顺序,更能代表中国千百年的主流观点。
根据孔子的教诲和《三字经》的启示,我们在最初学习时,最好先按照《教儿女学诗文》的方法,吟诵学习100篇古诗词。然后,再按照《教儿女学三字经》《教儿女学百家姓》《教儿女学千字文》《教儿女学弟子规》《教儿女学大学》,乃至《论语》《中庸》《孟子》《诗经》的顺序一直读下去。按这样的顺序吟诵学习,才更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和成长规律。
希望天下父母:在教导孩子的时候,莫要忽视了诗歌的吟诵学习和常识性的启蒙教育,莫要一开始就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去读那些深奥难懂的大部头经典,须知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罗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