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李文庆 2025
2025-08-02 02:07    网络
0

  前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 深刻阐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也凸显了民族精神在抗战中的强大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回首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特此举办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优秀美术作品,艺术家们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创作手法,再现了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展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家国情怀。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历史的见证,是对那段伟大抗战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希望观众能从这些作品中汲取力量,铭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专攻国画山水兼画梅竹。山水师自然、重传统、博采众长、中西融会,作品风格多样并有个人面貌。

  1980-1982 年,大部分作品被日本友人购买收藏。

  1986 年2月-11 月在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办《翰风堂》画廓。

  1986 年第一届桂林山水画大赛展作品《杏花春雨江南》获优秀作品奖。

  1986 年作品《幽香风满枝》参加日本国名家邀请展获一等奖。

  1986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作品《高风亮节》单张年历全国发行,原作出版社收藏。1987 年再版发行作品《高风亮节》。

  1988 年四月作品《漓江幽泉》参加“桂林风光中日书画联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一等奖。同年 10 月应日本小松市日中友好协会邀请赴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和举办画展。

  1990年3月-12 月在桂林开办第一期“不静斋美术班”。

  1990年10 月《李文庆、毛炳仲国画作品展》在桂林展览馆展出。

  1991年分别在台湾南投县、云林县举办李文庆作品个展,作品全部被收藏家收藏。

  1992年全年所创作的作品全部被台湾桃园县收藏家购买收藏。

  1993 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李文庆画集》。

  1994 年作品《黄山云泉图》参加全国翰风艺林书画大赛展获银奖。1990-1994年作品《云浮空山静》《叠翠》《江山雪霁图》分别入选广西美协主办的画展。

  1994 年作品《新翠》被收入中国墨竹名家长卷。

  1994年《江山雪霁图》参加桂林第四届山水大赛展获银奖,并被广东省收藏家梁先生以高价收藏。

  1995年作品《黄山烟雨》参加台湾名家提名展获金奖,并被展览组委会以高价收藏。

  1993-1997 年所创作泼彩作品多数被台湾各地艺术机构订购收藏。1997 年作品《漓江烟雨》25 米手卷被日本朋友桥本先生以高价收藏。1998 年在桂林市五通镇开办第二期“不静斋美术班”,培养了一批农村青年美术工作者。

  1999 年5月在广东清远市举办“李文庆泼彩山水画作品展”,同年8月在广东顺德举办个人画展,11月在广东增城市举办个展。

  2000年 7、8月间应台湾文化团体邀请赴台湾举办画展和进行文化交流。

  2000 年10月底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访问广东清远市,李文庆山水画作为清远市政府礼品赠送给阿罗约总统。

  2002 年《李文庆画集》山水余作、《李文庆彩墨山水选集》原作在广东某市被收藏家抢购一空。

  1999 年-2004 年常在广东某市与广东画家庞泰嵩、招炽挺、张绍城、郝鹤君、梁培龙、邓子敬、陈永康、黎仁器、邓超华等一起交流创作大型国画。

  2003年12月在广东韶关市举办李文庆作品个展。

  2003 年一2004 年在桂林大圩古镇漓江边构建李文庆私人美术馆“文庆楼”。

  2004 年底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给文庆楼题匾“简沙文庆”。

  200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文庆楼”举办名家书画展暨“文庆楼”落成庆典活动。

  2005 年 10 月国庆节在“文庆楼”举办李文庆作品展。

  2006 年国庆节在“文庆楼”举办李文庆美术馆揭牌名家书画展。

  2007年11月在广东惠州市举办李文庆画展。

  2008 年9月在广东东莞市举办李文庆画展、展览现场盛况空前。

  2008 年12 月在山东烟台市举办《十万大山》联展。

  2009年3、4 月间在桂林、东莞两地创作完成118米长卷《梦幻漓江图卷》。(白雪石题)

  2009 年6 月北京毕宝林先生收藏长卷《梦幻漓江图卷》(118米)。2009 年7月-10 月间分别在山东烟台市为藏家创作多幅山水作品。2009年11月在东莞艺博会举办李文庆画展、珠江电视台采访并报导李文庆艺术成就。

  2010 年秋与黄格胜等赴阳朔兴坪写生。黄格胜并为“文庆楼”题匾。2011 年上半年为毕宝林先生创作巨幅山水《江山万里披锦绣》。

  2011年-2012 年初春创作完成第二部长卷《漓江春秋图》(34米)后毕宝林先生收藏。

  2012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梦幻漓江图卷》大型精装画册。李文庆艺术略历和作品已收编入多种大型画集、辞书。

  丹青绘就漓江梦

  ——李文庆漓江山水画作赏析

  在当代中国绘画的绚丽星空中,“漓江画派”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情与艺术风貌闪耀夺目。而李文庆先生,作为“漓江画派”的元老级人物,宛如一颗璀璨明星,为该画派的发展与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笔下的漓江山水画作,犹如一首首无声的诗篇,一幅幅流动的乐章,引领观者走进如梦如幻的漓江世界,品味其中无尽的艺术魅力。

  “梦幻漓江”,这一由白雪石先生盛赞并定名的风格,精准地概括了李文庆漓江山水画作的核心特质。在他的画中,漓江不再仅仅是现实中那蜿蜒流淌的江水与挺拔秀丽的山峰的简单呈现,而是被赋予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气质。

  画面上,云烟雾霭弥漫,仿佛轻纱般笼罩着漓江山水,营造出一种朦胧之美。观者的视线在这若有若无的云雾间穿梭,时而清晰地看到漓江的波光粼粼,时而又模糊于山峦的若隐若现之中。这种朦胧感,既增添了画作的神秘氛围,又给予观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不禁沉浸在这梦幻般的漓江情境之中,仿若“观画不觉疑湿衣”,分不清究竟是画中的云雾,还是内心深处对漓江的诗意幻想。

  美术评论家以“清、秀、润、奇、阔”五个字,精妙地总结了其作品的风格特点。“清”,体现在画面的纯净与空灵,没有丝毫的杂质与冗余,每一处笔墨都仿佛带着漓江清晨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秀”,生动地描绘出漓江山水的秀丽风姿,山峰的婀娜、江水的柔美,在他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宛如一位婉约的江南女子,尽显温婉之美。“润”,则得益于他对笔墨水分的精妙掌控,画面中的山水仿佛被水润过一般,饱满而富有生机,墨色的浓淡变化之间,尽显润泽之感。“奇”,表现在他对漓江山水独特视角的选取与大胆创新的构图,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定式,给人以新奇的视觉冲击,让熟悉漓江的人也能从中发现未曾留意的奇妙之处。“阔”,不仅仅是画面尺幅上的宏大,更是意境上的开阔,观者仿佛能透过画作,感受到漓江山水那绵延百里的壮阔气势,心胸也随之豁然开朗。

  李文庆的画作,笔墨功夫堪称一绝。在他的笔下,线条不再仅仅是勾勒物体轮廓的工具,而是充满了生命力与情感。它们或刚劲有力,如斧劈刀削,用于描绘漓江两岸陡峭的山峰,展现出山石的坚硬质感与雄伟气势;或细腻柔和,似春蚕吐丝,用来勾勒江水的涟漪、云雾的飘动,尽显灵动之美。这些线条在画面中相互交织、穿插,犹如一首和谐的交响曲,共同奏响了漓江山水的美妙旋律。

  他对墨色的运用更是出神入化,通过浓、淡、干、湿、焦的巧妙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与立体感。在描绘山峦时,他用浓墨表现山体的厚重与深沉,用淡墨渲染出远山的朦胧与悠远;在表现江水时,湿墨的运用让江水仿佛波光荡漾,灵动鲜活。有时,他还大胆地运用泼墨技法,让墨色在纸上自由流淌、交融,形成自然而奇妙的效果,恰似漓江山水那变幻莫测的神韵。这种对笔墨的精湛运用,使得他的画作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更在艺术内涵上展现出深厚的功底。

  李文庆长期生活在桂林,漓江的山水早已融入他的血液与灵魂。他的每一幅画作,都饱含着对家乡山水的深深热爱与眷恋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漓江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这片土地上悠久历史文化的深情守护与传承。

  在他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漓江两岸古老的村落、古朴的渔船,这些元素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更承载着漓江流域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积淀。他通过画笔,将这些珍贵的文化符号呈现在观者眼前,让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漓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他的作品也展现出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捕捉与积极回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大胆创新,以现代的艺术语言诠释漓江山水,展现出新时代背景下漓江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让古老的漓江山水在当代焕发出新的魅力。

  以他的百米长卷《梦幻漓江图卷》为例,这幅鸿篇巨制堪称他的代表作之一。画卷展开,仿佛是一部关于漓江的史诗,将漓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诸多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桂林到阳朔,百里漓江的美景依次呈现,观者仿佛乘坐一艘游船,在画中徐徐前行,领略着漓江不同地段的独特风光。画面中,既有宏大壮阔的山水场景,展现出漓江的雄浑气势;又有细腻入微的细节描绘,如江边洗衣的村妇、船头垂钓的渔人,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整幅画卷一气呵成,前后连贯,既展现出画家对如此巨制高超的驾驭能力,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漓江的炽热情感与深刻理解。

  李文庆的漓江山水画作,在当代中国画坛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力。他的“梦幻漓江”风格,在徐悲鸿“雨桂林”、李可染“黑桂林”、白雪石“白桂林”、宗其香“夜桂林”之后,为桂林山水的绘画表现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丰富了“漓江画派”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形式。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展出,并被众多收藏家竞相收藏。其山水作品还曾作为政府礼品赠送给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进一步提升了其作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梦幻漓江图卷》大型精装画册(大红袍),仅发表《梦幻漓江图卷》这一幅画,在画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充分彰显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重要地位。同时,他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技巧,也为众多年轻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激励着他们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李文庆先生以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卓越才华,用丹青妙笔绘就了一个个如梦如幻的漓江世界。他的漓江山水画作,是对漓江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深情礼赞,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融合的杰出典范。在这些画作中,我们既能感受到漓江山水的独特魅力,又能领略到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觅幽访友图》 48×180cm

  《烟雨漓江横黛色》 48×180cm

  《漓江两岸皆幽境》 68×138cm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20×360cm

  《漓江夜泊》 68×68cm

  《秋江花月夜》 68×68cm

  《山高多雨雾》45×96cm

  《山色有无中》 45×96cm

  《漓水家山胜桃园》 45×96cm

  《赏春图》 50×100cm

  《峡江幽境》 50×100cm

  《绿水青山浴朝晖》 45×96cm

  《湘西奇境》 45×96cm

  《一川流碧玉》 45×96cm

  《云起峡江风帆远》 45×96cm

责任编辑:罗明忠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艺术个案研究 | 欧阳蓉晖:斑斓的绘梦之旅
《辉光日新》— 中国美术的美学精神 · 张乾元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