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欧阳蓉晖
199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广州。
2016年创立广州艺拓空间个人工作室。
1996年作品《憧憬》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2013年广州艺术博物馆“引亢同歌作品展”
2019年广州越秀区陈树人纪念美术馆的“新声——油画系五人作品展”
2019年油画《梦园》系列之一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2020年“广东第七届当代油画艺术展”(李铁夫美术馆)
2020年第25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个展)
2021年油画《新生》梦园系列之三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2021年澳门“共生:图像与上手——珠三角当代艺术展”
2021年东莞市图书馆“岁月如歌”油画展2022年深圳“以‘艺’抗疫,与你同行”主题展
2022年首届广东省女画家协会“自觉、自立、自信——新时代、新女性、新觉悟作品展”
2022年韩国·北京“绵延:当代绘画展”中韩建交30周年主题展
2023年3月 “虹:当代中国艺术展”(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
2023年3月 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梦园系列”微信个展
2023年11月 “心源——从多巴胺到内啡肽”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保利世贸博览馆6号馆)
2023年12月 江苏网络《变·态——Transformation》——中国艺术家王涛(成都)、张润萍、欧阳蓉晖、汪昌斌四人展
2024年2月 “ART CAPITAL国际艺术展”(法国巴黎大皇宫)
2024年10月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的卡鲁塞尔宫举办的“和平艺术展”当代艺术国际博览会,鉴于中法建交60周年所做出的贡献,获得特别优秀奖。
2025年2月参加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亚洲之光”当代艺术展。
2025年2月参加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亚洲之光”当代艺术展,获福冈市长颁发优秀奖。
作品欣赏(一)
《梦园》系列之一布面油画 70x150cm 2019
经过漫长的探索,欧阳蓉晖的远方逐渐明晰——那是一个谐趣、空灵、奇怪的世界,但这只是她给我们开了一个童话般的玩笑——迷幻深处往往会隐秘着我们族人的图腾与个人崇拜的象征物,勾起我们对家园的回忆与文化的归宿感。这种表述形式模糊了绘画与插画的界限,丰富了超现实主义的技法表现,直指纯真的心灵!
——汤弼明(广州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田园诗与狂想曲》系列之二布面油画 56x139cm 2021
在我的记忆中,欧阳蓉晖是一位给人印象很好的女士,待人接物友善而贤淑。其油画创作大分两类,一是风景,二是人物。其作品讲究色彩调性,不燥不火,雅致而平和。
在她的风景画里有一种梦游之感,时或飘逸,时或妖娆,时或异样,总有难以捉摸的情绪弥漫其间,让人似幻非真。而她的人物画以塑造女人体为主,形象实体感要丰厚得多。往往以大块单纯色面作为背景,形成相互之间的冷暖对比与深浅互衬。其形体表现不在乎各个部位如何分布,而是有着身体自我绵延的整体性,所以对欣赏者而言,作品重于直觉体会而无须局部分析。
——王林
(艺评家、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硕导、西安美术学院博导)
《新生》系列之四|布面油画 80x150cm 2021
《溶》 布面油画 60X40cm 2019
作品欣赏(二)
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
——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生活需要造梦
艺术家欧阳蓉晖也是一位造梦人
她以笔刷和画布为载体
勾勒着梦境的轮廓
让脑海中的画面得以实现
而色彩的丰富搭配
让梦境的日常变得不寻常
打开一个让我们暂时忘却烦恼的窗口
治愈
是这些作品给我们的第一感受
亮丽的色彩总能带给我们好的心情
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画作
仿佛阴郁也被一扫而光
留下的是美好,是对生活新的希望
仔细品读她的作品
不仅能够激活我们对美的感知力
更会发现难以言表的能量补给
正如西安美术学院博导王林老师评价说
在欧阳蓉晖的作品里有一种梦游之感
时或飘逸,时或妖娆,时或异样
似幻非真
当你全身心地沉浸在作品中
自己的五感便能与她的世界自由自在地链接
用艺术家本人的话来说
所谓治愈的来源并不是灵光一现
而是对生活美好的一直累积和观察的总和
比如最新这个系列的作品
是欧阳蓉晖在疫情期间思考的整体呈现
她希望以充满治愈的颜色组合
让大家忘记疫情的伤痛
发现生活带来的新浪漫
欣赏欧阳蓉晖的作品
会让人时刻惊喜又惊讶
惊喜的是当你一张张作品逐步观察
能够不断发现作品细节的奇妙之处
惊讶的则是
一位为师者几十年的她
是如何让作品呈现出90后般的活力呢?
主题:《心源》——从多巴到内啡肽
当我们达成人生某个目标时,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到兴奋和满足。这种神经传导物质不仅带来了短期的快感,还激发了我们的动力和积极性,让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然而,多巴胺的效用是短暂的,不能为我们提供持久的满足感。
而当我们面临压力和困扰时,内啡肽则能够减轻我们的焦虑和紧张,让我们感到平静和舒适。这种满足感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深处,而非外在的奖励或刺激。
我们需要学会平衡多巴胺和内啡肽的作用,在追求激情的同时,也要寻求持续的幸福感。毕竟弥久常新才是永恒。
——欧阳蓉晖
主办单位 Organizers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The curator 石艳、沈落银
艺术总监 Art Director 姚家莉
支持媒体 Support media
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网/央广网/央视频/CCTV 央视
一线聚焦 /CCTV 中视文化频道/光明网/人民政协报/政协网/红网/中国网/新京报
凤凰新闻/文旅中国/中华网/学习强国/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中国新闻周刊
南方都市报/新华文化网/澎湃新闻/搜狐新闻
责任编辑:罗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