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 深刻阐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也凸显了民族精神在抗战中的强大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回首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特此举办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优秀美术作品,艺术家们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创作手法,再现了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展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家国情怀。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历史的见证,是对那段伟大抗战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希望观众能从这些作品中汲取力量,铭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陈民励,男;别号冠宇,慧民居士。1959年生于上海。现居上海闵行区。曾在部队和地方从事艺术创作和宣传工作,受到领导高度的赞扬和好评!多次获得嘉奖。自幼受艺术熏陶酷爱书画,近于痴迷,在学校小有名气。
先后师从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赵春秋院长和著名画家李生河先生;结业于赵春秋冰雪山水画技法髙级班和传统山水画技法高研班。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山水画髙级研修班。任春秋国画院大讲堂教辅老师,被授予“优秀教辅老师”光荣称号。多幅作品被收录于《2020中国绘画年鉴》,获得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2021年度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2022年度品质盛典获得“上海十大杰出艺术家”光荣称号;被《人民曰报》专题报道。作品先后参加过多次展览并被主办方收藏。积极参加公益捐画,被授予“爱心艺术家”光荣称号。常年坚持书画艺术的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临摹古画和名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写生相结合,让自己的作品扎根于生活,让心灵与自然碰撞出艺术的火化!
笔底山川冷逸间:陈民励山水画中的冰雪诗心
在浩渺的艺术长河中,总有一些艺术家凭借非凡的才情与不懈的努力,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慧民居士陈民励先生便是其中一位,他于墨海沉浮数十载,手持一支画笔,在宣纸之上精心勾勒、渲染,雕琢出山川的灵魂与冰雪的精魄,其山水画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陈民励的艺术根源深深扎植于传统的肥沃土壤之中。早年,他便沉醉于经典画作的研习,如饥似渴地汲取古人的艺术养分。在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攻读山水画硕士期间,接受了系统而专业的教育。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笔墨基础,更让他积累了深厚的学养,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迈出了稳健的步伐。然而,真正让他的艺术语言绽放独特光彩的,是他对冰雪山水艺术的执着探索与深入钻研。在赵春秋先生门下系统学习冰雪山水画技法,无疑为他的艺术世界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妙之境的大门。从此,北国的苍茫雄浑与冰雪的冷逸高洁,成为他画作中难以磨灭的灵魂印记,引领他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创作之路。
走进陈民励的冰雪山水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湛的技法与超然的意境。他深谙“留白为雪”这一传统智慧,并将其运用得恰到好处。同时,他巧妙地融合现代冰雪画派独特的肌理塑造和光影处理方法,赋予了画中的冰雪全新的生命力。那些冰雪不再是毫无生气的覆盖物,而是充满活力的生命形式。画中冰雪宛如美玉雕琢而成,棱角分明间透露出晶莹剔透的质感,仿佛轻轻触碰便会融化;有的恰似凝脂铺展,朦胧含蓄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寒光,给人一种神秘而清冷的感觉。在冰雪的映衬下,山石的结构更显嶙峋而坚韧,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枯枝寒柯在冰封的天地间伸展着倔强的身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对冰雪物象的精准把握和艺术提升,使得画面既有凛冽的真实感,又充满诗意的抽象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冰雪世界之中。
尤为可贵的是,在陈民励冷逸孤绝的画境之下,始终涌动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深沉的暖意。他的作品并非单纯地描绘自然的严酷,而是借助冰雪的纯净和山川的永恒,去探寻宇宙的深邃奥秘和人心的安宁归宿。在他的画作中,常常能看到在寒山冻水之间,巧妙地点缀着几间草庐,那简陋的草庐在冰雪的包围下,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是喧嚣尘世中的一处世外桃源;或是几片扁舟,静静地漂浮在冰河之上,给寂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又或是在冰河深处,隐隐暗示着永不停止的潜流,象征着生命的不息与希望的永恒。这些精心设置的细节,犹如点点星光,让肃杀的冰雪世界瞬间散发出人文的温度和哲理思考的光辉,完美地达成了“冷逸”与“生机”、“空寂”与“丰盈”的辩证统一,使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引发内心深处的思考。
作为上海长三角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和塞外画派北京书画院副院长,陈民励肩负着沟通南北画风的重任。他以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敏锐的审美洞察力,将江南文人的细腻情感和温润内涵,巧妙地融入北国风光的雄浑框架之中;又把塞外冰雪的磅礴气势和澄澈特质,用含蓄内敛的东方笔墨细致地表达出来。这种融合绝非简单的技法拼凑,而是建立在对南北两种美学精神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之上。在他的笔下,北方的雄浑壮阔与南方的婉约细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形成了刚柔并济、清逸与苍茫并存的独特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更为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和审美体验。
陈民励先生以“慧民”为号,以“半墨”名堂,从中便可窥探出他的艺术追求。他不追求浓墨重彩的热闹与华丽,而是希望用简约的半墨,在留白之处蕴含无数的山川丘壑和无限的生机。他的山水画,尤其是冰雪题材的创作,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在那极简极净的冰雪世界里,没有过多的纷繁复杂,唯有简洁的线条和纯净的色彩,却映照出天地的大美和内心的万象。笔底山川冷逸之间,自有它独特的耀眼光芒。在当代水墨的璀璨星空中,这缕清辉必定会持续闪烁,引领人们走进由冰魂雪魄构建的永恒之境,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与深邃内涵。撰文:张仕森,中国美协全国美展评委库评委、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原文化部艺术人才库评审专家、中央国家机关美协常务理事、中国书协注册高级教师。
推介语:
初观陈民励的泼墨山水,那看似随意挥洒的笔触,实则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功底与超凡的创作智慧。作为一名深耕艺坛多年的资深画家,他的作品不追求形似的精确,而是以"逸笔草草"的方式,传达出更为本质的山水精神--一种超越视觉表象的心灵图景。例如他的《静溪红叶°》,看似随意的线条却暗含法度,于疏朗中见精微;蓝自主调的空灵配色营造出空灵纯净的视觉意境,恰似清晨山间雾气未散时的澄澈。一树树红叶,如同点晴之笔,在冷寂中悄然注入生命的温度,让静谧的画面平添灵动的诗意。最为难得的是,陈民励的泼墨山水指向一种"宁静致远"的禅意境界。《天人合一》“《山外有山》等作品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气质,他的画作犹如一剂清凉散,让观者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这种艺术境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艺术家长期修养的自然流露--他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自然山水的感悟、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全部融入笔端,最终在宣纸上绽放出宁静而深远的花朵。
文彤
责任编辑:罗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