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在历史的长河中,华章是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是文明演进的激昂鼓点。从古老华夏的甲骨文开篇,一字一句,记录着王朝的兴衰、先民的智慧,开启了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序章,那是人类思想启蒙的璀璨华章。
在时代的浪潮中,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基石。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深度变革的伟大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互交融碰撞,催生出无限的艺术活力与创新可能。
值此新旧交替、万象更新之际,《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迎春邀请展应时而生。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杰出艺术家的心血之作,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描绘时代风貌,传承文化脉络,奏响新年的艺术序曲。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也寄托着对新岁的美好期许。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艺术盛宴,在岁朝的华章里,感受艺术的温度与力量,领略时代赋予艺术的全新内涵。
《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迎春邀请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它为艺术家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感受艺术魅力、领略时代精神的窗口。这个春天让我们相约,在艺术的海洋中,共赏岁朝华章,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张克申
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院创作员、吉林省画院培训中心顾问、长春慈善书画院理事、长春净月潭瓦萨书画院特聘画家、戴成友书画院特聘画家。
1940年生于辽宁营口,自幼酷爱书画,结业于东北师大美术系,曾任辽源日报美术编辑,吉林工业设计学校教研室主任,长春工业大学讲师。在长达数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始终痴迷中国书画艺术,尤其擅长写意牡丹、梅花。其作品曾获新加坡“新神州”艺术展特别奖:承德市政府主办的“新世纪避暑山庄”书画大展银奖:文化部、文联、人民画报社主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大展铜奖:“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书画大展优秀奖;长征胜利70周年书画展银奖;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圳、香港、澳门、台湾书画大展银奖。2001年应法中友好协会邀请参加巴黎、中国书画艺术展,2002年参加有中国书法协会主席沈鹏,中国美术家协会靳尚谊为团长的中国书画艺术家赴澳门、泰国书画艺术交流团进行书画艺术交流。有些作品被法国、泰国、新加波、美国和日本友人以及国内书画爱好者收藏、个人部分作品
被收入《世界美术家华人卷》《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典藏》《当代书画艺术》等专辑。2005年至2011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吉林大学出版社,多次出版张克申《牡丹精品画集》。
张克申先生钟情国画尽数十年,素以“牡丹花痴”、“牡丹张”而著称画坛,近几年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令人耳目一新。他沿着“师法古人”、“师法自然”的创作道路,专研中国画技法,磨练内功和外功。他说:“每当我流连于大师的笔墨时,犹如步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不断求索大师们的朴实情趣,深厚的笔墨意趣融合西画科学的画理,丰富积累,增强底蕴,创造属于自己和具有时代感的笔墨形式。”这是张克申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在主攻花鸟画的同时,念念不忘家乡的“白山松水”,创作山水画业已多年,只是其作品近年才陆续得以一见。山水画自魏晋戴逵、顾恺之开创立派后,“密体山水”画法的陆探微和书体画法的张僧踩将山水画推向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唐、五代、宋、元艺术流派分呈,山水画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张克申先生不仅远学古人,继承传统,亦向近代画家傅抱石、黄宾虹、张大千等学习取经,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在选材、布局、造型、技法上精益求精,因此,其山水画自然面貌一新。
张克申先生毕业于东北师大美术系,曾历任媒体美术编辑、大学教师、教研室主任,所从事的事业始终与美术结缘。张克申先生的作品曾获承德市政府主办的“新世纪避暑山庄”书画大赛优秀奖、中国美协、书协联合举办的迎奥运国际书画大赛优秀奖,新加坡“新神州”艺术展特等奖,文化部、中国文联、人民画报社主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大展铜奖,“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书画大展优秀奖,中国国画家协会举办的“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银奖。2001年应法中友好协会邀请,参加法国巴黎中国书画艺术展:2002年参加中国书画澳门、泰国大展。2012年夏季参加了台湾台南县举办的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他的作品被法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友人及国内书画爱好者收藏。部分作品收入《世界美术家华人卷》《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等典籍。其艺术凭借先后在《长春日报》《吉林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他现为吉林省书画院培训中心画家、中国国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同时,被国内许多家书画院聘为画家。
侯明祥
(高级记者、著名作家、吉林省书画院特聘美术理论研究员)
素描“牡丹张”
——记国画家张克申
于维范
国画家张克申是位有福气之人。也许是他那“寥寥数笔便绘出跃然纸上、娇艳欲滴的牡丹图”的艺术生涯给了他幸福和富贵的意喻,以至于号称 “牡丹张” 的他每年 “冬厦门,夏长春”“候鸟” 的日子有滋有味,这多少令人眼红。更让人眼红的是他画室中那一幅幅或《富贵天香》,或《晓月情艳》,或《锦上添花》,或《赛冠群芳》的国画牡丹精品,用琳琅满目来形容这花的世界并不为过。如果唐代的那位更年期情结的武曌老太太真的能活到现在,也会为醉贬牡丹而痛心疾首,因为,在张克申的画室中,牡丹四季常艳。当然还有《红梅报春》《朱竹天香》等另种花香飘逸,所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遵从了“奉天承运”的伟大号召。
国画家张克申是位有身份之人。他的家乡地处渤海辽东湾东北岸、辽河入海口,地理优势和文化积蓄,繁衍了一代代聪慧的人们。那所在我没有去过,但我知道它的苹果是很有名气的。同样名气超大的还有“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总裁出生于此,还有战国属燕、秦属辽东的悠远历史,当然还有若干文化名人,恕我不一一列举。我只是举一例,那就是张克申先生,他2002年曾参加由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领衔的中国书画艺术家交流团,赴泰国和澳门进行艺术交流活动,想来其艺术段位委实可观,当是名人。
国画家张克申是位有天资之人。他的绘画启蒙来自于小学期间的板报和墙报,接着就是专业的追索和辗转——他做过报社的美编,做过设计学校的美术教研室主任,做过大学讲师……当他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深造结束后,他完成了一个由美术爱好者到著名画家的蝉蜕过程。这是一个艺术茧封或是冶炼、涅槃的必由之路,他的聪慧和天分,把他的“蝉蜕”之路变得肯定而成功。
国画家张克申是位有成就之人。作为国画花鸟画家,张克申集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将写意牡丹、梅花的绘制技巧与文化内涵提升到很高的学术品位,他出版的《张克申牡丹梅花技法》、《张克申牡丹精品画集》、《张克申写意花鸟画技法》等画集,为他在中国画领域奠定了高巍的地位。他的画作构图严谨,画面生动、笔墨纯熟,设色高雅——这些有些八股气的评价并非我的随意杜撰,以他的一幅《一般清风送艳香》为例:58×98厘米立幅,12朵盛开的牡丹上下呈反S字迤逦而成,绿叶托花,一组横二竖七木栅沉于下部,影现了构图的匠心独运;一幅好的花鸟画,要求画面别致韵,当然生动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生动,喻意态灵活能感人,就与形象有不解之缘。张克申这幅牡丹图中的牡丹有单瓣、复瓣、洗彩,重彩之分,色彩也有红、黄之异,深厚的造型功底,使得画面五彩缤纷,层次丰富,如真再现;整幅作品由于笔墨濡,达到了“意境清奇,刚柔并放”的表现初衷,而虚实相互衬托 ,白色与红色交融在一起,色中有白,白中有色,似色非色,变化多端,花头自然灵活的艺术特色,却也可见其笔墨传神之功;大凡画牡丹之人,都严防一个“俗”字,有好多画家都自嘲是画被面的,其实就是对“俗”字的望而生畏。在张克申的《一般清风送艳香》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凝香、一种凌越,一种清寒,一种韵致。他将作画时运笔的轻松快捷、流畅自然,用色的穷尽于一蕊一丝,基调的精心设计、细致收拾,层次的明暗、黑白的透视关系等诸环节调度得游刃有余,在色调上强调了吴昌硕笔下牡丹的苍劲古朴,别有情致,就有了笔致潇洒飘逸,水、墨、色有机交融,再现牡丹贵而不骄、艳而不俗之神韵的风骨精髓。
国画家张克申是位有爱心之人。多少年来,张克申一直格行为人善、给人方便的处世之道,他有很多的朋友和画友,亦把“桃李满天下”作为一种天职,他与朋友杯觞交往,不亦乐乎;他与画友切磋技法,不亦乐乎;他与学生笔墨授受,不亦乐乎!
想起了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古稀之年的张克申仍然陶醉于自己的牡丹、梅花之中,但他的即时状态却与孔老夫子的描述有着一定的径庭——发愤却衣食优沃,欢乐则常怀悯心,所以,我们就有理由将对他的热爱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