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在历史的长河中,华章是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是文明演进的激昂鼓点。从古老华夏的甲骨文开篇,一字一句,记录着王朝的兴衰、先民的智慧,开启了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序章,那是人类思想启蒙的璀璨华章。
在时代的浪潮中,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基石。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深度变革的伟大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互交融碰撞,催生出无限的艺术活力与创新可能。
值此新旧交替、万象更新之际,《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应时而生。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杰出艺术家的心血之作,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描绘时代风貌,传承文化脉络,奏响新年的艺术序曲。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也寄托着对新岁的美好期许。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艺术盛宴,在岁朝的华章里,感受艺术的温度与力量,领略时代赋予艺术的全新内涵。
《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它为艺术家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感受艺术魅力、领略时代精神的窗口。这个春天让我们相约,在艺术的海洋中,共赏岁朝华章,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我笔下的“广西乡村诗意山水”
文/尚新周
“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
我是北方人,在广西艺术学院毕业后,扎根在广西这片土地。真实感觉到自己和这片土地建立联系,有两个阶段:
一是在广西艺术学院遇到梁耀教授,继承了一些岭南画派、漓江画派学统,特别是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和关照方式等;
二是到德保县东凌镇多脉村任职第一书记,冲在脱贫攻坚战最前线,和当地群众干部建立起血肉联系,对广西乡村生活有了直接感知和更深层认识,任满回岗后,也常在心中泛起莫名的乡愁。
笔墨无情物 含意满光华
96cm×158cm 2020年
月光如水山如浴
100cm×50cm 2021年
青山如壁 流云舞纱
69cm×46cm 2023年
沉沉一线锁千山
69cm×69cm 2020年
穿新衣
69cm×69cm 2020年
今夜又回村
69cm×69cm 2023年
但我的乡愁是复杂的。学锐兄指出这份乡愁“三个独特性”:“你这个乡愁,刚好建立在你做驻村书记(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和普通人的乡愁不一样,这是独特性之一;驻村干部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只能用笔来写乡愁,而你是用画和文字,这个少之又少,这是独特性之二;你是北方平原生长的,你看广西山水的视野又不一样,这是其三。”
惊扰一群小鸟
69cm×69cm 2023年
偶感风几缕
69cm×69cm 2024年
日落西山又一天
69cm×69cm 2024年
对于广西乡村,我有深入其中的体验,也有跳脱出来从外向内的观看。我是名以笔墨为使命的文艺工作者,即使驻村工作时候,也不曾丢掉画笔,和同志们一起在村里工作,画画、写诗、写歌、写书,探索“画说扶贫”“诗说扶贫”“歌说扶贫”“书说扶贫”等文艺参与扶贫的实践路径,引起不错的社会反响。但现在我依然在想:广西乡村有什么独特性?我该如何观看?我要如何诠释这片有着明显地域风貌的山水时空?我笔墨精神的落脚点在这片土地的哪个方位?我能否用笔墨讲好这里的乡村全面振兴故事?……
山色如黛灯如月
69cm×69cm 2024年
石缝里耕种明天的幸福
69cm×69cm 2020年
我又来了
69cm×69cm 2023年
为了明确方向,我整理了近十年的作品,在和自然风景、表达方式、观看角度、精神落点等反复比照中,拟定“广西乡村诗意山水”这个概念,当然这不是我的独创,是我结合我的绘画实践和具身意识给予它我的全新解释。“广西乡村”是我作品参照的客观对象,是画面形象的现实基础,包含乡村、乡情、乡俗、乡建、乡愁、人物风貌以及“有我的广西乡村”;“诗意”是作品取象、关照、传达、表现的特定方式和方法,可以理解为用“诗”的方式言说和传情达“意”,和传统山水诗有了契合点,“诗”的方式是“出口成诗”式的即时情感表达而呈现出瞬间抓取状态和“写”的一次性表达,我的画里呈现两点特征:一不是实景写生式的描绘或图像制作,而是现实基础上运用诗画结合的形式进行的意象表达,二不是描,不是绘,不是制作,是运用写的方式;“山水”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及由此升华的精神内涵,立足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传达新时代山水精神的演绎和叙事新形式。简单讲,这三者分别是对象、表达、精神,构成我绘画创作的整个过程。
风吹青山云雨后
138cm×69cm 2024年
结对帮扶入户
138cm×69cm2019年
驻村日记:开山如屯,辟路圆梦
68×136cm
如果要捋出三者关系,我认为绘画作品作为一种直观和具体的形象,要表现绝对精神,通过呈现一种感性层面的美,达到理念的感性显现之效果。我要传达的理念或者说绝对精神概括起来是“广西乡村风景在我心中呈现的山水精神”,我的感性方式便是具身意识的觉察和诗化的率意表达,绝对精神和方法论都有了,如何具体化呢?就在广西乡村这一客观对象中寻找,即当下广西乡村的现实生活。好的绘画,要得到江山之助,水土滋养。
莫负流云须纵酒
138cm×69cm 2023年
青山不语逐流云
138cm×69cm 2025年
山道上
138cm×69cm 2025年
可以这样理解:我的画在讲广西的乡村故事,故事发生的背景是这片山水时空,当然,你在画里所能看到的这一切,是站在我的视角用诗的语言呈现给你,来听、来看、来想,来偶遇,体会“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视觉感受。
山河家园
138cm×69cm 2025年
山蒙月朗 风动我心
138cm×69cm 2024年
山月朦胧见归途
138cm×69cm 2024年
乡野有诗意
138cm×69cm 2024年
月出惊山鸟
138cm×69cm 2023年
站在山头望山头
138cm×69cm 2023年
月夜
138cm×69cm 2025年
尚新周,广西艺术学院教师、河南美协会员、漓江画派青年画家,硕士研究生,大学讲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师从梁耀教授。
2011年留校任教。初学中国人物画,后随梁耀教授研究山水画,间作花鸟画。举办个人画展2次,参加省级画展7次,组织参加“象外求象”梁门师生画展3次,主持厅级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参与厅级课题3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1篇。
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被选派到德保县东凌镇多脉村任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实践中,突出专业特色,用作画的形式对驻村工作进行日记,反映精准脱贫时代背景下山区农村的发展变化。
2018年5月举办“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主题画展,引起社会关注。著作和出版《驻村画记》《画见乡音》。
责任编辑:罗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