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资讯 > 正文
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的关系研究成果之一
2024-03-29 14:59    网络
0

  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之种属关系刍议 张志国 高 银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二者关系的初步研究,主要围绕河套文化是“北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河套文化是北疆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等问题展开论说,提出河套文化研究要在“北疆文化”的大格局大视野下不断深化、为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做出积极贡献的建议。

  关键词:河套文化 北疆文化 关系

  近期,《内蒙古文艺》连续推出有关“北疆文化”的系列理论文章,对“北疆文化”的内涵、外延、深远意义以及品牌打造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自治区文联主席冀晓青在《打造北疆文化繁荣的亮丽风景线》一文认为:打造“北疆文化”可以辨明内蒙古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凝聚全区各族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各层次集中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蒙古篇章中来,使内蒙古地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保持交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还对中华文化有着极强的向心力,能扩大内蒙古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内蒙古社科院院长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包银山在《以总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文中引用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指出:“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是以新时代的新文化整合推动文化认同,进而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进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刘中玉在《深化“北疆文化”研究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中认为:“北疆文化”这一标识性概念正是为贯彻落实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作为整体的北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中提炼出来的,清晰地表达出北疆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进程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觉意识、主动意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实践新突破。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编辑、馆员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白文清在《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的环境建构探究》文中认为“北疆文化”旨在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展示全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火热实践场景,是一个既突出内蒙古特质,又地域性极强的文化品牌。以上这些论说与观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北疆文化”的概念,进而弄清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的种属关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河套文化是“北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北疆文化”的概念为我们清晰地描绘了中华文化——北疆文化——河套文化的从属关系,即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包含局部,局部组成整体。关于河套地区的地理范围,最早见于《明史.地理志》,说“北有大河,自宁夏卫東北流經此,西經旧丰州西,折而東,經三受降城南,折而南,經旧東胜卫,又東入山西平虏卫界,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环之,所謂河套也。”表明河套地区的地理方位,完全属于“祖国北疆”的地理范畴,其主体部分(前套、后套和三呼河平原)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河套地区东西绵延“二千里”,面积3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十分之一,在祖国北疆中所占面积比例则更大,因此又是在“北疆”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局部。而这种地域上的种属关系,就十分明确地规定了河套文化是北疆文化的组成部分,打造北疆文化理应包括打造河套文化。“北疆文化品牌是内蒙古地区历代所形成并延续的文化集合,具有极为鲜明的地域标识、极具特色的时代特征,包含有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长城文化与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与丝路文化等,还有大窑文化、红山文化、昭君文化、河套文化、西口文化、西辽河文化等等,这都是在民族大融合、各民族共同发展、多民族交融汇聚的历史中产生并延续、传承至今的。”这里明确指出“河套文化”包含在“北疆文化”的“集合”之内。

  二、河套文化是北疆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河套地区自古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战争与和平交替演进的地带。战国时期,匈奴民族崛起于阴山南北,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向西攘地千里,河套地区纳入赵国版图。秦国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渡河至北假中,开创了河套地区军事屯田的先河。西汉时期汉武帝大举进攻匈奴,著名的“河南之战”就发生在河套地区。其后又以河套地区为依托,深入河西、漠北作战,最终将匈奴破灭。之后历朝历代封建王朝,无不以河套地区为战场,与边地游牧民族展开争战角逐。造就了河套地区“以战攻为事”的历史面貌。

  河套地区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的地理单元且以“河套”命名,距今约五百年时间。五百年中的前三百年,河套地区以明王朝“弃套”为标志,长期沦为蒙古民族的驻牧之地。因此其历史文化以草原文化为底色,这与整个北疆地带的历史发展脉络大抵是一致的。

  近代以来,河套地区从蒙汉贸易逐步发展为驱动,造就了一百多年的“旅蒙商”文化。而自鸦片战争开始,河套地区则兴起地商经济,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农田水利开发历史。地商经济以更加深入的方式,促进了蒙汉文化的融合交流。自此以后,河套地区成为汉民族与蒙古民族杂居共处的地方,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共存共荣。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红色文化、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文化以及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在河套地区留有深刻印痕。“各类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汇聚在北疆没有乱、没有散,反而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孕育丰富发展了北疆文化。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文化中没有我高你低的区分,更多是‘欢迎来到内蒙古’的热情与豪迈。这与中华文明和平性的特性一脉相承,为北疆文化凝聚各族人民,熔铸各类文化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例如生态文化,巴彦淖尔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诸要素齐全,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涵养的自然人文生态综合体,这在整个内蒙古地区都有典型意义。又比如长城文化,历来就有“中国的长城看内蒙,内蒙的长城看巴彦淖尔”的说法,河套文化是“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的文化,具有“北疆文化”的典型性。

  三、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种属关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化解河套文化与草原文化之间的二元悖论。

  草原文化不完全是地域文化概念,而更多地包含民族特色文化的内涵,但往往被看作是地区即内蒙古文化特质来使用。这样就形成草原文化与河套文化的二元悖论关系。而近二百年的河套农耕文化恰恰是在蚕食消解草原前提下发展起来的。河套文化往往很容易被误解为草原文化的对立面而存在。北疆文化概念的确立,草原文化和河套文化都以种概念的面貌出现,一个代表游牧文化,一个代表农耕文化,二者并行不悖,都将平等地成为属于北疆文化综合体的分支。因此,北疆文化的提出与确立,是河套文化研究者的福音。“在新时代高质量推进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加强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一方面需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中华民族整体性出发,不断增强制度性阐释和治理体系性建设,做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并以此来评价、检验其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推进区域内多民族多元文化参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体系构建,从而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史观构建的理论阐释。”河套文化的广泛深度阐释,必将在丰富草原文化、蒙元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草原文化的弘扬光大,也必将增加河套文化的内涵,夯实其人文精神基础。

  四、河套文化研究要在“北疆文化”的大格局大视野下不断深化,为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做出积极贡献。

  新时期河套文化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套文化研究走上与当地经济社会相互对接紧密联系的道路,成为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研究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基本概念的明确阐释、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研究视野的拓展扩大、重点课题的突出突破等等,还有待于以“滚石上山”久久为功的韧劲和毅力,踔厉奋进,不断前进。我们要抓住自治区着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契机,以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精神,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打造品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发展的成果不断惠及全区各族人民,把各族人民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作为品牌打造基本依靠力量,才能使文化品牌拥有最广泛最坚实的基础,发挥文化品牌的最大正能量,才能成为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标识和奋进力量。”在深入探讨并不断领悟中华北疆文化精神实质基础上,我们有理由更加理直气壮地研究和宣传河套文化。河套文化绝不是单纯的农耕文化或水利文化,而是由多个民族相互交往、借鉴、融合并共生共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延伸发展,例如巴彦淖尔境内的阴山岩画,被誉为古代游牧民族的《易经》,而河套文化中的民族共和精神则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人文特征完全一致。我们在大力研究挖掘河套文化本土特色的同时,当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治学态度,从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不断加强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中华文化的同一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打造北疆文化繁荣的亮丽风景线》 内蒙古文艺 作者:自治区文联主席冀晓青

  ❈《以总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内蒙古文艺 作者:内蒙古社科院院长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包银山

  ❈《深化“北疆文化”研究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内蒙古文艺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刘中玉

  ❈《河套文化研究》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张志国,2006年8月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6月

  ❈《乌兰夫丛书》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

  ❈《中国共产党临河地方历史——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

  中共临河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主编:高智常 张志国 胡耀峰 2006年8月

  ❈《河套灌区发展简史》 陈耳东 1978年 水利出版社

  (作者单位:张志国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委办 高银 五原县委宣传部)

  作者简介:

  张志国 内蒙古自治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联网络与新文艺群体协会主席,黄河几字弯文化创新研究基地(河套学院)客座教授,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的关系研究课题组成员。

  高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曲艺家协会会员,黄河几字弯文化创新研究基地(河套学院)客座教授,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的关系研究课题组项目主持人。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好看更好玩,七彩虹国风破圈非常可!
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的关系研究成果之一
君品谈|屈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张子旭专访202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