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艺术个案研究 | 老九:“鲁韵丹青” | 2025
2025-05-04 12:23    网络
0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老九,湖北宜昌人,中国著名画家。

  老九曾师承张文咏老先生、宗其香老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著名画家)。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进修于香港 圣·约翰大学工艺美术系,现为红旗画院特约研究员(签约画家),任职于罗梦林陶艺书画有限公司美术研究所所长一职,现创办老九美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其作品多次在全省、全国美术大赛中获一等奖及其它奖项。

  鲁韵丹青 技近乎道

  墨香

  世上之事,一旦到了极致,就会变得很不一样。

  大工业化时代,很多事物开始变得廉价。然而,这个世界,总是需要些温度的,总是需要点灵性的,千篇一律的产品可以制造财富,但无法温暖人心。

  有法·无法

  或云:画如其人。老九堂堂,画亦泱泱,敢舍险峰之奇巧,但去伪饰之娇揉,唯拒斧凿之匠气。老九临笔,每有大气。凝神之际,如张弩之待发,吐纳之间,若风云之际会,挥毫之时,犹玉盘之落珠。轻轻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像呵护幼嫩柔滑的婴儿,又像抚平泛起皱纹的水面,稳定且精准;缓缓吐一口气,会心凝神,像镌刻水到渠成的印记,又像铭刻跃然心间的感动,自信且劲道。举轻若重,举重若轻,这两种矛盾的感觉却在大师身上形成了奇妙的、和谐的美感。老九自谓:无成竹在胸,不敢执笔;无喷薄之情,不敢泼墨。是故,心中有捭阖之意,笔下有纵横之态,于法度之中,含新裁之意,渐出有法之小法,得入无法之大法。

  渡己·渡人

  或云:画道犹兵。老九曾言:尽百家之法,成一人之美;穷万化之妙,取道中万一。始于痴迷,忠于热爱,在不断的探索和磨砺中,老九掌握了扎实的油画技巧,在绘画创作上,老九以深厚的学院派功底为基,娴熟运用油画独特语言,于造型、色彩、构图间尽显超凡造诣。其作品笔触凝练精准,借细腻光影塑造与层次丰富的肌理处理,将具象写实与艺术表现完美交融。无论是人物肖像的神韵捕捉,还是风景题材的意境营造,皆展现出对空间、质感与情感的深刻洞察。更形成了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学以渡己,教以渡人。看到很多怀揣艺术梦想的孩子,为了思想的张扬和艺术的表达选择了绘画,却常常在共性的考试要求和个性的艺术创作之间迷失、徘徊,老九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个体,他们的梦想值得被尊重。为此,结合自身多年创作经验,老九创办了老九美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尽管中考高考有其严格的评分标准,但老九始终坚持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和水平制定专属的教学计划,让他们在符合考试要求的前提上,夯牢基础,大胆尝试,不断探索,以扎实功底为舟,以心中热爱为帆,以个人特色为桨,驶向属于他们的艺术彼岸。个性培养与应试教育的完美融合,让他的学生不但在考场上脱颖而出,更为未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老九始终告诫自己的学生:以技巧为画者,不通也;以意象为画者,不俗也;以性情为画者,不朽也。

  出世·入世

  或云:画以载道。老九尝言:丹青之妙,通于神明。创作是一场孤独的灵魂旅行,从刻画世人的一颦一笑,到描绘身边的一草一木,每一缕色彩,每一寸光影,都包含了艺术家与这个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然而老九深知,艺术可以高于生活,但绝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老九始终坚持扎根社会,立足生活,多次参加免费公益项目,聚焦于时事的热点、痛点,用画笔完成饱含艺术家良心的时代叙事。同时,多次参加各级学术研讨会,为推广青少年艺术教育尽心尽力。天地生人,本无贵贱,然高洁之士,舍浮华而去纷繁,舍圆滑而守正则,遂成风骨。

  在这个辉煌的大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梦想,只不过有些人,还想着用自己的微光照亮别人……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艺术个案研究 | 马伟:“笔锋游走岁月图”
艺术个案研究 | 老九:“鲁韵丹青” | 2025
艺术个案研究 | 彭飞:“书道匠心” | 2025
艺术个案研究 | 白玉生:“墨韵丹青”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