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谢汉彬,字豐和一言、号慧泱放庐主人。分别毕业于韩山师范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师刘彦水研习山水花鸟,师崔志强、高庆春研习书法篆刻,中国艺术研究院刘彦水中国画导师助教,北京大学刘彦水中国画导师助教,中国人民大学国画院刘彦水工作室助教,韩山师范学院书法教育客座教授,北京致中和书画院院长,任伯年纪念馆特聘画家,谷文昌干部学院特聘画家,斯文会特邀导师,天玺国山书社执行社长、京东八友之一。曾任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全国美术创研基地(连州)负责人。现居北京从事书画印、陶艺研究创作
个人主要艺事:2003年五月于广东省潮州市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
2005年六月于广东省清远市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
2008年九月于广东省清远市国际汇展中心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
2010年策办【学术的品格】——中国美术名家作品展
2011年四月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全国美术创研基地(连州)主办谢汉彬国画小品精品展
2012年七月广东省惠州市举办《炼火丹青》陶瓷艺术七人展
2013年六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心如既往》书画艺术展
2013年十二月获《国画经典》当代花鸟画最具学术提名
2014年一月受邀广东省电视台《百年艺术》栏目个人专题片录制2014年
10月在京举办【甲午绘事】——谢汉彬国画艺术精品展
2015年1月出版【中国美术大事记--谢汉彬艺术创作状态】(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美术大事记编委主编)
3月广东清远举办【如沐春风--谢汉彬艺术精品展】
4月北京创立【京东八友】并成为京东八友之一
5月北京东燕郊举办【春足风--京东八友书画雅集作品展(第一回)】
6月受邀《企业之星》栏目艺术家谢汉彬专访(广东省电视台)
8月【谢汉彬艺术馆】挂牌成立(河北·怀来)
10月在广东韩山师范学院112周年校庆举办【游心归处】一一谢汉彬个人书画篆刻陶艺展
2016年5月【素·谢汉彬、贺进书画艺术雅鉴会】在北京三炉堂举办
12月19日【含道暎物·谢汉彬国画精品展】在广东普宁竹里馆举行
12月23日【和韵江南·全国国画名家十人展】在江苏常熟举行
2017年8月【如见初心·谢汉彬书画陶艺展】在广东清远致丽轩举行
2018年1月13日于北京三礼堂举办【尔象无哗——谢汉彬国画作品展】
2018年4月14日【尔象无哗——谢汉彬国画作品全国巡展(中国·赤峰)】在赤峰美术馆举行
2018年4月28日【尔象无哗——谢汉彬国画作品全国巡展(中国·怀来)】在河北怀来总工会美术馆举行
2018年6月22日【尔象无哗——谢汉彬国画作品全国巡展(中国·惠州)】惠州学院惠大美术馆举行
2019年11月16日【乡绪\鱼地街——谢汉彬书画术品鉴会(中国·清远)】
2020年1月18日【汲古迎新——山水画精品展(中国·清远)】
2020年6月6日【篽知篽见——谢汉彬书画艺术品鉴会】篽菻草堂举行
2020年11月7日【金秋在望——谢汉彬书画艺术品鉴会】东莞桂升阁举行
2021年7月12日【辛丑山水初探——谢汉彬美术作品展】清远市文化馆
2022年9月28日【寄瑞·谢汉彬花鸟画条屏品鉴展】北京书艺公社美术馆举行
2022年10月22日【江山无限——谢汉彬泼彩山水画巡展】北京一木美术馆举行
2022年12月10日【家山清远——江山无限·谢汉彬中国画巡展】清远市文化馆举行
2023年9月26日【第13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谢汉彬国画作品展】北京辰园举行
2023年10月17日【心如既往——韩山师范学院120周年校庆·谢汉彬国画作品邀请展】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举行
2024年10月26日【金秋在望——谢汉彬中国画作品展】汕头岭东美术馆举行
2024年12月15日【宝树传芳——谢汉彬国画展】杭州十二月令·人文社交空间举行
出版作品集:
【『炼火丹青』陶瓷艺术作品集】;【『心如既往』艺术作品集∕花鸟篇】;【『心如既往』艺术作品集∕书法篇】;【瓷本-纸本】国画精品集;【中国美术大事记--谢汉彬艺术创作状态】(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美术大事记编委主编)【尔象无哗——谢汉彬国画作品集】;【非鱼·谢汉彬国画作品集】
清正高雅适乎大道
——〖甲午绘事〗谢汉彬国画艺术精品展
品读汉彬这次展览的作品之后,总体感觉是绘画的功底很深厚。这次展出作品是以花鸟为主,应该是十分丰富的,代表他近期创作的主要成果。无论是扇面还是其他各种形制尺幅的作品,应该说汉彬能够游刃有余的、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中国画、花鸟画里面所独有的文雅之气、儒雅之气,特别有书法的笔墨味道。
【桃源隐钓图】98CM×48CM成扇 设色
【桃花源记图】153CM×68CM成扇 设色
以书入画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书法的笔法内在蕴含着笔墨味道,使汉彬的作品透露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绘画。因此汉彬作品里的画面效果及表现形式是高雅的、文人式的表现形式,所以从这点上说,汉彬在创作里,取法是高古的,是正雅的;他作品所表现的是不俗的,是值得耐人玩味的。
【溪山垂钓图】60CM×30CM成扇 设色
【溪山兰若图】60CM×30CM成扇 设色
【泉鸣鹿呦图】60CM 30CM成扇 设色
另外,汉彬这些年在北京立足发展,应该说是抛弃了很多东西,潜心创作。作为一个年龄不大的年轻人,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非常值得称道的。他的那份专注和坚定不移的努力让他已经很好的达到很高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高度。借此机会祝贺汉彬这次展览的圆满成功。
【江山万里图】136CM×40CM成扇 设色
【碧山翠远图】68CM×21CM纸本 设色
从汉彬的艺术发展道路上来看,未来的道路是很长的。特别是以书入画这条路子是非常好的。那么在书法上,以小楷见长,兼修诸体。将来可以更多的探索书法表现形式与国画创作手法的融合,这样一来,会更加丰富他的绘画的艺术语言。汉彬情有独钟的对传统的绘画专注,能取法乎上。由民国到明清诸家,如: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八怪、八大、吴镇、石涛、徐渭、林良、吕纪等,一直追至宋元。并对宋元的绘画有深入的研究。对于汉彬的绘画道路上来说,这是正道、是大道。
为此,再次祝愿汉彬在书法绘画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好,并取得更大的成绩!
高庆春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于北京
【芳荷清影图】 136CM×34CM纸本 设色
【芳香和鹭图】 108CM×25CM金卡 设色
幽兰品性,文人情怀
---浅说岭南画家谢汉彬先生
谢汉彬,广东清远人,字一言,哲学学士,岭南才俊,谦谦如君子,颖悟尝有过人之处。2010年攻读广州美院国画山水研究生班,2012年北上问道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得当代诸多大家眷顾;现居京华,纹枰论道,礼佛悟禅,渐入书画佳境。后师从中国当代实力派山水画家刘彦水研习山水花鸟,理路大通,并融汇多家技法,取长补短,佳作频出,观者为之惊,识者为之叹,堪称岭南奇才。
【和瑞纳祥图】108CM×25CM成扇 设色
【和瑞如意图】43CM×43CM金卡 设色
【果熟来禽图】43CM×43CM金卡 设色
自古岭南多奇才,唐代名相张九龄、近代戊戌变法领袖梁启超、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及现代画家关山月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使岭南人有海的开放兼容,也有山的坚韧刚强。
【平安和喜图】200CM×200CM纸本 设色
【勤勉待哺图】240CM×200CM纸本 设色
一千年前,苏东坡在岭南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顺着历史的印记,剥开一颗荔枝,感受岭南别有风味的酸甜。结识汉彬兄,缘于中国书法院的同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汉彬兄的画室,雅致、清新、不落俗套的画作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一阵寒暄,立马感受到汉彬兄的热情豪爽,又带着一丝纯真的谦谦情怀,如同他的画作,既安静又不做作。画以言志,犹如空谷幽兰,古今书画大师们,无不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圭臬,将高尚的精神人格与伟岸的精神境界相结合,养胸中浩然之气,画出具有大手笔大气魄的传世精品。
【塗林供养图】69CM×34CM仿古 设色
【小园映趣图】69CM×34CM仿古 设色
汉彬兄是颇有学养的艺术家,以哲学起家,以澄澈明净之心,观色悟道悟禅,渐入山水花鸟,与书法篆刻又礼虔膜拜,用功甚勤。汉彬兄自认影响其最深刻的大多出自宋元时期的书画家,画作呈现天胎地息,逍遥自在,物我两忘,心花意蕊之神韵。汉彬兄孜孜追求这种文化与思想的呈现,一点一画间,界破虚空,自然流露品性和心情,展现人心之美和万象之美,高古俊雅之境顿然浮现。这种意境需要的才情与修养,运用方法与形成之目的,与宋元以来最具哲学气质的文人画派一脉相承。
【桃花依旧图】108CM×25CM金卡 设色
【修竹凝妆图】108CM×25CM金卡 设色
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跨界学养,令汉彬兄在艺海游弋多年而成为当代画坛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书、画、印及陶艺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汉彬兄在陶艺方面展现的才情和艺术魅力,尤为侧目,前途无量。观其花鸟虫鱼、人物山水醇厚灵动、清新雅致、无不散发出东方艺术气韵中的灵光。
【苇泽映趣图】60CM×30CM纸本 设色
【小园别趣图】60CM×30CM纸本 设色
潘天寿曾云:“荒山乱石间,几颗野草,数点闲花,即是吾辈无上粉本,宇宙间之画材,可谓天地无之,虽有特殊平凡之不同,慧心妙手得之,尽成妙品”。汉彬兄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理念,驰骋于艺术的道路,斑斓世界,正可期待。
甲午榴月陈震于中国书法院
【碧山隐钓图】60CM×30CM成扇 设色
序
悉前贤为艺,艺心为本;艺品为上。若论艺心,今谓之态度,需正其心、意守一、探幽微,致广大。汉彬先毕业韩山师范学院,后于广州美术学院研习国画山水,后负笈京华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习书法篆刻。汉彬禀性谦和,尚能进德修业、心正意诚。随吾及诸师修习山水花鸟,能含忍涩行,近年来,于泼彩青绿山水孜孜不倦,亦为难得。
【暗香浮动图】60CM×30CM纸本 设色
中国山水画,先有设色,再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清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青绿山水有式笔青绿和意笔青绿之分。前者以工致的笔法为特征。从六朝开始,逐步发展至唐代二李才确立了青绿山水的基本创作特色,两宋之交前后形成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三个门类,在元、明、清三朝各自发展并相互影响,而以小青绿山水为盛。金碧山水重在金碧辉煌,大青绿山水长于灿烂明艳,小青绿山水妙在温蕴俊秀。后者在明末出现,以蓝瑛的没骨重彩山水为代表。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近现代张大千、刘海粟等创立的青绿泼彩山水。没骨重彩长于艳丽缤纷,青绿泼彩长于热烈酣畅。
【青山入怀图】68CM×380CM纸本 设色
【暮江畅游图】34CM×34CM纸本 设色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宜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然而画好之难度甚大,清王石谷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于近代有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乃当中之翘楚。
【清江独钓图】48CM×34CM绢本 设色
今看汉彬以前贤先圣之法,拟青绿、金碧、泼彩及传统山水点景写山川景色,峰峦、河流、飞瀑、村落、长桥、栈道、松柏、修竹、车马、舟船、行人、渡者;见青烟⽩道⽽思⾏,见平川落照⽽思望,见幽⼈⼭客⽽思居,见岩扃泉⽯⽽思游。唯求丰盈画面之内在,力尽画之意外妙。见其山水气象清新澄远,明丽且深邃,雄奇而典雅。画夺其⼤意,⽽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
【幽篁存仙节图】240CM×200CM纸本 设色
【悠然自得图】34CM×34CM纸本 设色
再观汉彬花鸟作品,宗习宋元,旁及明清诸家,所作松梅竹石、禽鸟虫鱼皆顾盼生情,格调秀逸,韵致隽永,画面明丽,入幽出朗,别样新颖,禽鸟相逐,合和吉祥,翳荟之趣,如坐幽谷。画里面所独有文雅之气、儒雅之气,特别有书法笔墨意趣,源于其对中国传统绘画语境之把握,以书入画乃是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书法笔法内在蕴含着笔墨味道,使其作品透露出非一般意义之绘画。因此其作品之画面效果及其表现形式是高雅、是文人式,故能脱俗,值得玩味也。
【寒林沐雪图】43CM×43CM圆面 设色
【寒崖隐寺图】43CM×43CM圆面 设色
【关山积雪图】43CM×43CM圆面 设色
今正籍韩山师范学院120周年校庆之良时,祝贺汉彬此次向母校汇报展圆满和顺!并寄望于日后能持之以恒,脱尽凡垢,用功弥勤,则以期钜丽之观,此众可待耶!
简文素句,籍以共勉,述至如此,是以为序!
刘彦水
癸卯秋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