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廖定标,男,广东兴宁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湖南师范大学艺术系本科毕业,2013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水彩高研班毕业,师从龙虎、陈朝生等教授。2014年首届中国水彩名家西安高研班结业。2015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周刚教授。
现为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外聘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东莞市美术家协会首届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东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大岭山分会会长、东莞(大岭山)写意水彩创作基地负责人,岭南画院水彩画研究所副所长、岭南画院签约画家、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珠江源水彩画院”特聘画家。
主要艺术活动:
2006年 广东省第七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美术作品优秀奖(广东广州)
2011年 广东省第五届版画展(广东湛江美术馆)
2013年 广东省第六届水彩、粉画展(广东江门美术馆)
2015年广东省第七届水彩、粉画展(广东深圳大芬美术馆)
2015年亚洲美术双年展(香港)获银奖(香港图书馆)
2015年广东水彩画大展(广东肇庆学院美术馆)
2016年“广东力量”水彩画邀请展(岭南美术馆)
2016年11月 水彩作品《老有所乐》初评入围第十一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2017年《老有所乐》入选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广东美术馆、广东省文化厅)
2018年4月20日水之性——全国写意水彩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岭南美术馆)
2018年11月19日“海上丝绸之路——中斯艺术家联合展”。(斯里兰卡科伦坡视觉与表演艺术大学展览馆)
2020年1月9日在东莞市文化馆举办“不居其华”——廖定标水彩画作品展。
2020年1月21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不居其华”——廖定标水彩画作品展。
2020年10月22日在东莞大岭山岭上美术馆举办“不居其华”——廖定标水彩画作品展。2020年10月水彩作品《葵》初评入围第三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21年8月 水彩作品《矿工系列》 特邀参加广东省首届青年水彩画作品展(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
2022年《“末代狂儒”辜鸿铭》入选东莞市第六届美术作品探索展 (东莞市美术家协会)2022年6月《欢歌》在第五届东莞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或银奖(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7月 《东纵红色文化村--大岭村组画》获得岭南艺象--2022新时代美术创作作品展优秀奖 省级最高奖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8月 《矿工兄弟》入选“青绿梧桐---2022广东省水彩展” 省级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2023年8月 《百花园里百花开》初评入围第十三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23年11月《百花园里百花开》入选“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2024年6月《百合花开》在第六届东莞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中获铜奖(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9月《百合花开》入选“广东省第十七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品收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岭南美术馆、莞城美术馆、湛江美术馆、岭上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向陕北而行
廖定标自序
自2018年起,我有幸跟随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刚老师每年大年初三出发陕北写生也有七、八年了。周刚老师的“本土现实主义”艺术主张,认为“艺术不仅是自我表达,更要服务于人民,还归于人民”等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我是广东人,但陕北黄土高坡的厚重、陕北老汉的沧桑是激发我创作灵感的源泉,通过我的画笔表现黄土地,通过历史场景的沉浸,理解这片土地承载的民族精神,通过与村民互动、观察窑洞与枣树的细节,让我触摸到“中华民族千年的脉动”,我的陕北写生之路始于对黄土高原独特风貌的向往,我的创作“源自内心感受”。
陕北,这片被黄土高原与沟壑纵横雕琢的土地,孕育出独具魅力的风土民俗。从粗犷豪迈的民间艺术到细腻温情的节庆传统,陕北人用质朴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史诗。这些年来,在陕北过大年、住窑洞、看秧歌、听秦腔、吃馍馍、转九曲,画了米脂的婆姨和绥德的汉,探访了红色圣地,融合历史与艺术 ,参观了绥德革命纪念馆、米脂杨家沟革命旧址,深入了乡野,捕捉生活烟火气 ,冬季冰封的黄河如银色巨龙静卧,而村民们扭秧歌、吹唢呐、敲锣鼓的年俗场景,则成为我笔下人物系列作品的灵感源泉,表现了陕北农民的坚韧与豪情,将地域特色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视觉符号,构建了“黄土—人民—文明”的艺术哲学。
继续向陕北而行!
《穿红衣服的米脂女孩》 105x75cm 2024
不居其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刚
廖定标先生是一个诚实的向自己或向他人展开自己的人,诚实的向自己展开自己,这是他人生的一道优美的风景,诚实的向别人展开自己,这是他的修养与韬略。与这样的人相处,相互会轻松与淡然。当一个人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的思考与行为便会变得睿智,他的生命会变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黄土塬上的郭大爷》 105x75cm 2023
《黄土塬上两兄弟》 105x75cm 2022
《扛锄头的陕北老汉》 105x75cm 2024
廖定标先生深懂得“处下”的道理,这是今天我们很多人在为人处事中所缺少的东西。“处下”是一种智慧,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言:“故贵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深处下者,“处下”便不易,深处上者,“处下”更是一种大智慧,对一个有成就者,老子让我们不仅在理念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均能处下,且能达到很高的处下修养,这是一个人前行的或者高行的基石。在我看来,“处其实,不居其华”是处下,其“实”在于朴实、笃实、老实中,其“华”在于虚华、浮华、繁华。处其实者,绝不愿意将自己置于虚华、浮华和繁华之中。在与廖定标先生的交往中,他朴实的为自己和为他人默默地做一些小事,这些小事常常可以朴实的忽略不计,这些小事累积在一起便构成了廖定标其人清晰的形象,这个形象便是——见素抱朴,朴实无华。
《米脂老汉申应梨》 105x75cm 2024
《米脂老汉张大爷》 105x75cm 2024
《米脂老汉张润明》 105x75cm 2024
一个人,一个艺术家,在自己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如若能够及早的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去决绝的踏踏实实的做他该做的事,并从中获得快乐,积淀人生,这在我今天看来是处其实。而在踏踏实实从事自己该从事事情的进程中,又能有决绝定力的、方向明确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把自己摆在一个很低的却是谦虚好学的位置,其智慧在于深藏庐山真面目,其未来发展的空间不可限量,这是处下。廖定标先生这些年来其艺术创作进步很快,这与他脚踏实地、虚怀若谷、低头处下不无关系。
《米脂老汉张守买》 105x75cm 2024
《米脂老汉张元成》 105x75cm 2024
《米脂女孩贺佳蕊》 105x75cm 2024
时间推动了时间,我们眼前的一切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所有都将是过去。一个艺术家在时间的进程中仅仅将自己作品的目的寄情于其表现语言本身,是没有独立性的,其艺术创作的思想是没有独立意义的。如果我们能真正的不居其华,诚实的以最大的努力钻进去,又以最大的勇气站起来和走出来,这是成就一个艺术家最朴实、和最真实的路径。
《陕北绥德老俩口》 105x75cm 2020
《绥德放羊老汉》 105x75cm 2023
《绥德汉子郭大爷》 105x75cm 2023
廖定标其人其艺术作品在我思想中的清晰形象是他所做的一桩桩小事,和哼哧哼哧画出来的笨笨拙拙的一张张作品编织成形的,它远比先入为主的、高谈阔论的、说的很好却做了很少的,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坚实有力。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常常接触到的那些形象还模糊不清的年轻学子们,该向前辈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摔跤是幸福的事儿,我们摔跤是因为我们的使命要求我们学会爬起来,正是这些真实的一跤一跤和朴实的一桩桩小事,写就了我们清晰的形象。如果你问我走向艺术成功的道路是什么,我目前的认知是:处其实,不居其华。廖定标先生正在坚实的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且其艺术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绥德老汉郭大爷》 105x75cm 2023
《绥德老汉郭震林》 105x75cm 2023
《绥德庄稼人》 105x75cm 2020
《挑山工》 105x75cm 2023
《站着的绥德老汉》 105x75cm 2024
《陕北乡土系列之集市上背着烟袋的乡村歌手》 78x110cm 2019
《穿蓝大衣的郭老汉》纸本水彩75x105cm 2018
《拿着旱烟袋的郭老爷》纸本水彩75x105cm 2018
《玉米地里的郭老汉》纸本水彩 75x105cm 2018
《坐在门前的郭老汉》纸本水彩75x105cm 2018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