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艺术个案研究 | 王承昊:“形色映苍穹” | 2025
2025-04-14 17:02    网络
0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王承昊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天津美院、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宾卡斯教授绘画材料与技法讲习班学员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先后历任副系主任(主持)、系主任,系改院后任院长

  曾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省直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油画学会理事

  江苏省当代书画院特聘研究员

  江苏省华侨书画院常务理事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佛罗伦萨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外籍院士哈萨克斯坦国立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塔吉克斯坦国立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

  日本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特聘研究员

  部分艺术履历:

  油画作品多次参加中外国际展览及艺术交流

  2014年,《2014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并获佳作奖(北京炎黄艺术馆)

  2015年,《谁能给我们和平——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金奖(比利时欧洲会议)

  2016年,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16年,首届中国关注艺术家作品国际巡展(美国加州)

  2022年,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油画创作结题

  2023年,创作油画《秦岭日出》500X200cm(收藏于中国驻俄大使馆)

  写实的乡村土味,有一段时期,我非常喜欢画,那是一种浓浓的情感!儿时的仰望星空又让我于宇宙的运动变化中思遐,长期以来对抽象的认识与易象的喜欢让我沉“墨”其中在意大利访学期间,我在友人的帮助下,拜访了意大利艺术研究院绘画院院长安德烈·格兰奇(AndreaGranchi),他是一位从写实走向抽象的著名艺术家、评论家。从他的作品中,我也体会到他对艺术的哲理性思考。我们就共同感兴趣的艺术问题进行了互相的交流。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也理解了我的“易象”之思考。

  一个画家透明的哲学思想

  文/意大利艺术研究院绘画院院长

  安德烈·格兰奇(Andrea Granchi)

  张丞相译

  王承昊的作品深入探讨了存在的永恒和连续易变性及其瞬间秩序或无序的哲学主题,他本人的思想受到周朝的书——《周易》的影响,这是他的哲学参考点。一些同样主题的作品中表明了他的选择,当然是不容易的,通过绘画进入那个不稳定和暂时的维度,这个维度是已知世界的元素和我们的存在的特征,在双联画《诞生》和《人与海》等作品中,绘画因此成为一种工具,用来描述元素和事物的永恒流动,这种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暂时永恒状态,或者正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介于空与有之间。

  因此,这位“哲学”画家的作品,在他通过绘画图像的表达中,进入了抽象与具象之间艰难而艰巨的山脊,他并不觉得彼此对立,而是并将其视为世界矛盾元素的一部分,在无限可能的宇宙中,也能够相互影响,甚至将一个转换为另一个。

  这种关系和融合的态度是呈现的,例如在《庄子》和《老子》的作品中就体现出来了,在这幅作品中,通过色彩和符号材料相互作用的精巧手法,设法插入并使抽象材质具象元素在一个语境共存:作者最喜欢表现两位哲学家的“精神”和形态作品的那种朦胧显现。

  《羞涩》210cmX165cm2014年

  《北冥有鱼》180cmX160cm2013年

  《芭蕾舞学员》2014年

  《风雪渡僧人》60cmX60cm

  《生命之源一》80cmX80cm2010年

  《辩经》178cmX80cm2019年

  《庄子》60cmX60cm2019年

  《老子》60cmX60cm2019年

  《诞生》360cmX180cm2013年

  《乌兹别克斯坦的妇女们观光长城》180cmX180cm2021-2022年

  《水平线上》100㎝X70cm2013年

  《太阳里有一条河》602cmX80cm2023年

  《松阳乡村》100cmX80cm2012年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艺术个案研究 | 时卫平:“岁月织锦绣”
艺术个案研究 | 王承昊:“形色映苍穹” | 2025
艺术个案研究 | 毛明祥:“时代印记” | 2025
艺术个案研究 | 刘化雨:“百虎绘新篇”|2025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